|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力推经济逆风前行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1月15日讯)明天,江海区委七届六次全会即将召开,全会将总结2008年工作,部署2009年工作,推动江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历改革开放无数风雨的江海,又一次要扬帆远航。过去的一年,是江海区在应对各种挑战中矢志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海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成功战胜罕见的冰雪灾害和“黑格比”超强台风,沉着应对国际金融海啸冲击。 过去的一年,是江海区积极落实宏观调控各项举措,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的一年;是思想解放大潮再激荡,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一年;是积聚30年改革成就,同时又超越30年改革开放荣耀,再度前行的一年。 这一年的江海,以解放思想铸魂,以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抵御金融海啸袭击的变奏中,在争当重点发展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解放思想为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08年,对江海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全省掀起了一股解放思想大潮,上半年,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江海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 通过“坐下来”学习讨论、“沉下去”深入调研、“敞开门”听取意见、“请进来”把脉问诊、“走出去”学习取经,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促进了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和工作思路的大突破。 在战略定位上,江海区提出努力建设江门市的区域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在发展目标上,该区明确了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实现“六个翻一番”、“两个再造”的奋斗目标。 采取果断措施保经济增长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江海区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江海区委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决贯彻中央、省、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沉着应对,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全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44%,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市排名位居前列。 去年下半年,受金融海啸影响,珠三角部分企业破产关停,但是江海区工业经济发展优势明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全区有11家企业进入全市工业企业50强。电子信息、机电、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增长22.67%。 应对金融海啸,自主创新是一大法宝。过去一年,江海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1个。此外,江海区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成功举办经贸洽谈会和重点项目庆典活动,引入艾默生网络能源、西铁城、肯德基三个世界500强项目。26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中心区商业配套不断完善。 江海中心区建设初见成效 过去一年来,江海区以打造区域交通枢纽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广珠轻轨江门支线江海段、东海路至南环路延伸线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按进度推进,江珠高速礼乐出口顺利开通,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江海中心区和核心区开发初见成效。 江海区加大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预计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长优化工公司废品回收项目被列为省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进江海污水处理厂和文昌沙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过去一年来,江海区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江海区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绿化、美化和净化水平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农业基础设施、农村路网、城乡环境得到改善。 保民生不因金融风暴而退缩 改善民生一直在江海大地奏响的强音。前年底去年初,当继续解放思想的风雷在江海大地激荡时,关于“见物又见人”的深思逐渐让各级党委政府认识到加强社会领域建设、重点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当前,国际金融风暴愈演愈烈,江海区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改善民生,让困难群众在经济严冬中感到温暖。同时,也将保民生作为扩内需促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重要举措。 过去一年,江海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9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06%。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区参加养老保险净增8579 人,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加人数达1418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4%,报销年封顶线提高至4万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全区新增就业岗位6312个。大力实施“千企扶千村”工程,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883人,培训后就业率为87.13%。 保民生,促发展,江海区不仅没有因为金融风暴而有丝毫退缩,反而毫不犹豫地加大力度,江海区委、区政府的行动让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民生利好。 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 文化建设是培育软实力的重要保证,江海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就必须在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同时,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为此,江海区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注重围绕区委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作用。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氛围,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江海区积极配合市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现代公民教育。积极配合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活动。积极配合“文化名市”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百镇千村行”送文化、送优秀电影下乡工作,全区新建成9个文体小广场、11个“农家书屋”。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该区礼乐街道成功创建教育强镇,教育强区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全区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 民主法治建设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2008年,江海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着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江海区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支持人大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支持政协进行民主监督。江海区还不断巩牢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江海区围绕中心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公正司法,依法治区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党管武装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征兵工作任务。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去年以来,江海区坚持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预防和打击犯罪为手段,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为重点,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做了很多工作。 过去一年,江海区认真落实维稳责任制,立足于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强化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倒闭企业劳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倒闭引发群体事件及时报告制度和企业欠薪监控报告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信访工作,江海区深入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和“大排查、大调研”活动,从源头上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方式。坚持严打、严管、严防相结合,全区刑事发案数下降9.5%,破案率上升16.8%。 改革创新推动党建工作 党的建设方面,江海区去年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而作出了努力。 过去一年,江海区统一了思想,深化了对实践科学发展的认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精心组织,依法推进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两委”班子,书记主任“一肩挑”达89.3%,“两委”交叉任职达93%,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固本强基工程深入推进,通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三级联创”、党建联席会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 (来源:江门日报,作者:董平、吕广强、尹华吉,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01月15日) ......江海区加大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预计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长优化工公司废品回收项目被列为省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进江海污水处理厂和文昌沙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过去一年来,江海区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江海区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绿化、美化和净化水平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农业基础设施、农村路网、城乡环境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