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今后三年新建扩建9家污水处理厂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3月30日讯)到2015年,我市将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到2020年,饮用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到国家标准,东引运河、寒溪水、石马河、挂影洲中心涌水质基本达到景观用水。这是记者从市水务局近日出台的《东莞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中获悉的好消息。 四大工程投资逾300亿 《方案》指出,从2011年-2015年,我市将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东引运河、寒溪水、石马河、挂影洲中心涌水质得到初步改善,基本达到不黑不臭。到2020年,逐步恢复河湖水生态功能,使饮用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东引运河、寒溪水、石马河、挂影洲中心涌水质基本达到景观用水。 据悉,全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涉及四大类工程,匡算总投资约300.22亿元。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污管网工程(包括全市截污主干管网和次支管网)、跨界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将对石马河流域进行堤防达标加固、河道整治、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使石马河干流堤防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恢复河道的农用和景观用水功能,水质总体优于IV类。东引运河、寒溪水水质总体也要达到IV类,东引运河城区段堤防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东引运河非城区段、寒溪水及镇街中心区主要内河涌堤防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截污管网体系2020年基本覆盖全市 据悉,今年起将用三年时间,实施完成东城温塘、厚街沙塘、黄江、虎门宁洲、中堂、寮步竹园、桥头、大朗松山湖南部、长安新民等9家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工程建设任务。从2015年起,分步实施沙田、道滘、麻涌、望牛墩、万江、常平西部、石碣、石龙等8家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在截污管网工程方面,今年以主干管网为主框架,推进全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逐步完善全市雨污收集系统。到2015年,完成全市截污次支管网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营,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85%以上,其中水乡片、沿海片达到75%以上,其他片区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截污管网体系,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此外,到2015年,基本完成石马河干流堤防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及河道整治,全面完成潼湖围达标加固;到2020年,基本完成石马河水生态修复,以及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综合整治。 据悉,市政府将把水环境整治工程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将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来源:东莞日报,作者:记者黄观平,上海供排水项目网刘小冈编辑,2012年3月30日) “......将用三年时间,实施完成东城温塘、厚街沙塘、黄江、虎门宁洲、中堂、寮步竹园、桥头、大朗松山湖南部、长安新民等9家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工程建设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