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第4502328个访问项目信息论坛
论坛首页
     
主题总数:60117 | 回复总数:101996
 
欢迎『chongqing』最新加入论坛
 
     
  您还没有登陆论坛,请登陆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项目信息论坛』>>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拟在建项目汇编』 | 本分论坛共59531贴 | 101923回复 | 分论坛版主: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3810-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2008/12/24 23:51:00)
楼主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774-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http://www.waterchina.com.cn/bbs/viewarticle.asp?articleid=5559&classid=858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项目由西塘镇人民政府委托美国汉氏属下西部水务(嘉兴)有限公司采用BOT模式投资建设。2006年4月破土动工,建设期14个月,营运期30年,总规模为3万吨/天,一期为1.5万吨/天。厂区占地28亩,出水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GB18918-2002)。

西塘污水处理厂采用美国汉氏SBR处理工艺,占地少,处理率达9.5吨/平方米,约为其它处理工艺的二倍。为在有限的用地内达到高标准出水要求,厂区内采用了大量高端设备。

西部水务(浙江)有限公司
电子邮箱:hz@hanstech.net
传真:0571-87063650   
联系人:张玉蓉
(此帖子已被作者于2008-12-24 下午 11:51:20修改过)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09/9/15 16:27:00)
1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加 入 日 期: 2009-09-15
截 止 日 期: 2009-09-17

西塘镇污水工程二期服装辅料创业园污水收集管网项目(投标报名至2009年9月17日下午4:00时止)
嘉善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公告
招 标 人 名称(盖章) 嘉善县西塘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西塘镇南苑路
联 系 人 孙华
联 系 电 话 057 3 -84564765
招 标 代 理 名称 ( 盖章) 嘉兴市建新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嘉善县魏塘镇亭桥路 152 号三楼
联 系 人 胡海宏
联 系 电 话 0573-84022353
招标项目内容
工程名称 西塘镇污水工程二期服装辅料创业园污水收集管网项目
工程地点 嘉善大舜服装辅料创业园
工程类别 市政三类
投 资 批 复 善发改投[2009]223号
资金来源 自筹解决
总投资 ( 万元 ) 621.51 万元
单项合同估算价 约 620 万元
其他说明 污水管网4.1千米,污水提升泵站一座 
招标方式 公开招标
资质要求 施工企业资质要求: 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含三级)以上企业资质。
项目负责人资质要求:注册建造师或临时建造师具有市政二级及以上且具有B证的施工资质,信誉优良者均可报名参加该工程的竞标。嘉兴市外建筑企业还须办理进善备案登记(咨询电话:0573-84283196)。
质量要求 合格 工 期 要 求 60 日历天
报名资料要求 报名时须提供: 报名表、单位介绍信、法定代表人委托书及身份证或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副本)、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三类人员” A 类证书、建造师及临时建造师注册证书、 B 证、 IC 卡、 外省市建筑企业还须持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进善施工介绍信等资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二份, 所有复印件上均须加盖单位公章。原件审查后当场返回。报名时须 履行《交易席位证》登记手续,未办理《交易席位证》的,须办理《交易席位证》。
领取招标文件时间 领取招标文件地点 魏塘镇亭桥路 152 号三楼
报 名 地 点 浙江省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魏塘镇环北西路 263 号)
报名截止时间 2009年9月17日下午16:00时止
备注:
1、未入围的报名企业可在嘉善招标采购网上直接查询,不另行告知。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方式:资格后审。
2、报名办理时间:上午8:30时至11:00时,下午2:30时至5:00时(法定假日不予办理)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0/10/22 3:44:00)
2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顾客好评网(中国水工业网络版设备材料选型指南)→ BOT投资商专区→ 浏览帖子:西部水务集团
http://www.waterchina.cn/bbs/show.asp?id=1670&bd=15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2/10/11 0:15:00)
3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关于印发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

现将《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要严格按照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省发改委 省建设厅 省环保厅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附表7 预备项目表

序号 市级市 区、县级市、县城 镇 行政级别 污水处理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 设计处理能力
(万m3/d) 污水厂投资(万元) 配套管网长度(km) 管网投资(万元) 总投资(万元)
  合计           280 637068 1242 223493 860561
1 杭州市 萧山区 市级 萧山区临江污水厂二期扩建工程 扩建 40 75000     75000
2 杭州市 淳安县 汾口镇 镇级 淳安县汾口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扩建 0.5 750 25 1000 1750
3 宁波市 象山县 县级 象山中心城区污水处理三期工程 扩建 2 4000 30 11000 15000
4 宁波市 象山县 贤庠镇 镇级 贤庠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3 8000 15 12000 20000
5 宁波市 象山县 新桥镇 镇级 新桥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1 2800 5 1300 4100
6 宁波市 象山县 高塘镇 镇级 象山县高塘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0.8 1500 5 2500 4000
7 宁波市 宁海县 力洋镇 镇级 宁东污水厂 新建 3 8088 6 1000 9088
8 宁波市 宁海县 强蛟镇 镇级 临港污水厂 新建 2 4776 5 700 5476
9 温州市 龙湾 市级 温州市东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扩建 10 25000     25000
10 温州市 鹿城区 市级 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 新建 10 20000    20000
11 温州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污水处理厂 新建 3 5000     5000
12 温州市 瑞安市 县级 瑞安市江南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2.5 7000     7000
13 温州市 永嘉县 桥头 镇级 永嘉县桥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新建 0.5 1557     1557
14 温州市 永嘉县 乌牛 镇级 永嘉县乌牛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新建 1 4000 8 1600 5600
15 温州市 永嘉县 瓯北 镇级 永嘉县黄田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新建 0.5 3000 7 1400 4400
16 温州市 永嘉县 桥下 镇级 永嘉县桥下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新建 4 8000 12 2400 10400
17 温州市 平阳县 宋埠 镇级 平阳县宋埠东海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5 18000 12 4800 22800
18 温州市 平阳县 萧江 镇级 平阳县萧江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1.5 5300 7 2800 8100
19 温州市 平阳县 水头 镇级 平阳县水头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3 10700 15 6000 16700
20 温州市 平阳县 麻步 镇级 平阳县麻步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0.5 1800 5 2000 3800
21 温州市 平阳县 南雁 镇级 平阳县南雁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1.5 5300 7 2800 8100
22 温州市 苍南县 巴曹 镇级 苍南县巴曹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2 3500 15 4500 8000
23 温州市 苍南县 马站 镇级 苍南县沿浦污水厂 新建 1 2000 20 5000 7000
24 温州市 文成县 珊溪--巨屿 镇级 文成县珊溪--巨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新建 0.5 1645 51 8603 10248
25 温州市 文成县 县级 文成县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 新建 2 4000 73.6 17000 21000
26 温州市 文成县 百丈漈镇 镇级 文成县百丈漈镇污水处理厂 新建 0.5 2000     2000
27 温州市 文成县 玉壶镇 镇级 文成县玉壶镇污水处理厂 新建 0.5 1800 22.4 2500 4300
28 温州市 文成县 南田镇 镇级 文成县南田镇污水处理厂 新建 0.5 2000     2000
29 湖州市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级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山污水处理厂 新建 15 40000 200 10000 50000
30 湖州市 南浔区 旧馆镇 镇级 湖州市南浔区旧馆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3 6000     6000
31 湖州市 德清县 乾元 镇级 德清乾元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扩建 3 4500     4500
32 湖州市 德清县 洛舍 镇级 德清洛舍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扩建 1 1800     1800
33 湖州市 德清县 禹越 镇级 德清禹越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扩建 1 1800     1800
34 湖州市 德清县 雷甸 镇级 德清雷甸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扩建 2 3500     3500
35 湖州市 安吉县 递铺 县级 安吉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扩建 2.2 4000 35 6000 10000
36 嘉兴市 桐乡市 市级 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搬迁工程 新建 21 35000 50 8000 43000
37 嘉兴市 嘉善县 魏塘 镇级 嘉善县污水嘉兴外排工程 新建 5 9000 10 3000 12000
38 嘉兴市 嘉善县 西塘 镇级 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工程二期 扩建 2.5 9328 15 2620 11948
39 绍兴市 绍兴县 县级 三期20万吨/日钱塘江地块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20 80000     80000
40 绍兴市 绍兴县 县级 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污水集中预处理工程 新建 40 45000     45000
41 绍兴市 绍兴县 县级 滨海污水深度处理项目 新建 20 28800     28800
42 绍兴市 嵊州市 三界镇 镇级 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9 15000 30 5000 20000
43 绍兴市 诸暨市 市级 诸暨市浣东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4 10000 20 4000 14000
44 绍兴市 诸暨市 璜山 镇级 诸暨市璜山镇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1 3000 10 2000 5000
45 金华市 市区 市级 金华市秋滨污水厂二期工程 扩建 8 27500 2 1800 29300
46 金华市 婺城区 蒋堂 镇级 婺城区蒋堂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二期) 新建 0.5 800 25 1700 2500
47 金华市 婺城区 琅琊 镇级 婺城区琅琊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二期) 新建 0.5 800 20 1500 2300
48 金华市 金东区 曹宅 镇级 金东区曹宅镇污水处理工程二期 扩建 1 3000 25 2500 5500
49 金华市 东阳市 市级 东阳市污水处理二厂 新建 8 15000     15000
50 金华市 武义县 县级 武义县桐琴及泉溪污水处理厂 新建 2 7000 10 2000 9000
51 金华市 磐安县 冷水 县级 磐安县冷水区块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1.5 3000 14.5 8000 11000
52 金华市 磐安县 尖山 镇级 磐安县尖山镇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0.6 2312 4.75 2839 5151
53 金华市 兰溪市 梅江镇 镇级 梅江污水处理厂二期 扩建 0.5 1200 5 700 1900
54 衢州市 市本级 市级 衢州市污水处理工程二期 扩建 5 13239 0 0 13239
55 衢州市 龙游县 工业园区 县级 龙游县城北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扩建 4 6250 25 3450 9700
56 舟山市 定海区 金塘镇 镇级 金塘镇大浦口污水处理中心 新建 1 4823 7.1 1200 6023
57 舟山市 普陀区 六横 镇级 六横镇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1 2000     2000
58 舟山市 普陀区 朱家尖 镇级 顺母污水厂二期工程 扩建 0.95 2000 12 1500 3500
59 舟山市 岱山县 长涂 镇级 长涂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0.9 1500 40 2000 3500
60 台州市 椒江区 椒北 市级 椒江椒北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4 18000 10 5000 23000
61 台州市 椒江区 椒南 市级 椒江污水处理三期工程 扩建 20 25000 50 10000 35000
62 台州市 临海市 江南街道 市级 临海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3 11100 35 5000 16100
63 台州市 温岭 城区 市级 温岭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扩建 7 10000 70 16500 26500
64 台州市 温岭 箬横镇 镇级 箬横镇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扩建 0.8 1700 18 2850 4550
65 台州市 温岭 新河镇 镇级 新河镇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扩建 0.8 1700 29 6931 8631
66 台州市 天台县 坦头镇 镇级 天台县坦头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新建 0.9 500 18 500 1000
67 台州市 三门县 六敖镇 镇级 六敖镇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1 2600 15 2000 4600
68 台州市 三门县 花桥镇 镇级 花桥镇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0.5 1300 10 1000 2300
69 台州市 三门县 小雄镇 镇级 小雄镇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0.5 1400 10 1000 2400
70 台州市 三门县 泗淋镇 镇级 泗淋乡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0.5 1500 10 1000 2500
71 丽水市 市级 丽水市水阁污水处理工程(二期) 扩建 5 5000 50 7000 12000
72 丽水市 莲都区 大港头镇 镇级 莲都区大港头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0.5 1800 3 1200 3000
73 丽水市 莲都区 老竹镇 镇级 莲都区老竹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0.5 1800 2 800 2600
74 丽水市 青田县 鹤城 县级 青田县金三角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2 5000 6 2000 7000
75 丽水市 缙云县 县级 缙云工业园区污水再生利用站 新建 1.5 1900 15 1200 3100
76 绍兴市 绍兴县 县级 滨海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泥处理工程 1500吨  

(来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12月30日)

“......38 嘉兴市 嘉善县 西塘 镇级 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工程二期 扩建 2.5 9328 15 2620 11948......”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5/5/29 18:56:00)
4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我市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工作专项督查  
  
为贯彻省委夏宝龙书记在省环保厅《关于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曝光嘉善洪溪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超标排放污染红旗塘问题有关情况的函》文件上批示的“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要解决”的精神和市委鲁俊书记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工作,市五水共治办、市环保局和市建委组成3个督查组于近期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工作开展专项督查,从督查情况来看,全市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12家,设计处理能力为120.48万吨/日,2014年实际处理量为100.79万吨/日,运行负荷率为83.7%。其中嘉善县姚庄污水处理厂原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平湖市独山港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崇福污水厂已于2014年完成改造提标至一级A排放标准;其余9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中嘉善洪溪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西部水务(嘉兴)有限公司、海宁首创污水有限责任公司、海宁紫光污水有限责任公司、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计划于2015年完成提标改造;海宁紫薇污水有限责任公司、桐乡市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完成提标改造;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17年完提标改造成。全市所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完成后,所有污水处理厂都将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处理能力将增加14万吨/日,达到134.48万吨/日。

(来源:嘉兴市环境保护局,作者:环境管理与辐射监管处,2015-05-20)

“......其中嘉善洪溪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西部水务(嘉兴)有限公司、海宁首创污水有限责任公司、海宁紫光污水有限责任公司、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计划于2015年完成提标改造;......”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5/7/21 1:09:00)
5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索 引 号 002546445/2015-0106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5-07-13
文  号 嘉政办发〔2015〕47号 
内容概述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
  
《嘉兴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已经七届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7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嘉兴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

为进一步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促进全市水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和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战略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改善水环境为核心,强化市域统筹,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处理,控源截污、标本兼治,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努力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生活污水治理新格局,为“两美”江南水乡典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纳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加速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立城乡生活污水运维机制,确保污水处理率每年提高5%,力争到2017年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市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主要污水处理厂输送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水收集管理新体系;理顺价格机制,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各县(市)全面建成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纳管水平。
1、开展污水管网普查。建立健全污水管网竣工实测实量制度,全面控制新增污水管网施工质量。加大现有污水管网普查力度,建立管网GIS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数字化管理。到2015年,完成城市、城镇建成区污水管网普查,启动污水管网GIS信息系统建设,健全污水管网竣工实测实量制度。到2016年,完成污水管网GIS信息系统建设和污水一级、二级输送管网普查,加快普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到2017年,全面完成污水输送三级管网普查,完成现有城乡一体新社区(小集镇)污水管网普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
2、推进截污纳管改造。加大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力度,对难以改造的合流制排水系统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有效解决雨天污水输送难、处理难和污水外溢等问题。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完成40%以上城市(县城)未截污纳管、未雨污分流老旧小区改造,嘉兴市区、各县(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8%以上。到2016年,完成80%以上城市(县城)未截污纳管、未雨污分流的老旧小区改造,嘉兴市区、各县(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2%以上。到2017年,基本完成城市(县城)未截污纳管、未雨污分流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嘉兴市区、各县(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以上。
3、深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大力推进城镇入户收集管网建设,彻底解决污水收集“最后300米”问题。到2015年,完成40%以上城镇污水未入网居民入户收集管网建设,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均达到70%以上。到2016年,完成80%以上城镇污水未入网居民入户收集管网建设,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均达到80%以上。到2017年,基本实现全部城镇污水未入网居民入户收集管网建设,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二)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实施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收集。以纳管收集污水处理厂处理为主,按照城镇管网标准加快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加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现有城乡一体新社区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全处理,新建城乡一体新社区污水收集管网按照城镇管网标准实施并与市政道路同步施工、同时到位。到2015年,实现农村小集镇污水输送管网全覆盖。到2016年,已建和在建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实现污水输送管网或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17年,城乡一体新社区实现居民家庭生活污水全治理。
2、高标准治理保留传统自然村落。在污水管网覆盖半径500米范围内的保留传统自然村落,其生活污水优先采用纳管方式处理。不具备纳管条件的保留村落,要以集中式处理设施处理为主,并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人口集聚等基础条件和资金技术、施工维护等客观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成熟可靠、经济适用,效果好、易维护的模式。到2015年、2016年、2017年,保留传统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分别达到50%、70%和95%以上,受益农户分别达到60%、80%、95%以上。
3、因地制宜治理待整治村落。规划近期搬迁的待整治村落,可采用建设简易处理设施进行简单处理;规划中远期搬迁的待整治村,根据人口聚集和村落用地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就地自建集中处理设施、自建单户(联户)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处理。简易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排放标准原则上应达到二级以上。个别地理位置偏远、农户居住分散、基础条件较差的待整治村,可采用简易处理模式。鼓励农户通过申请政府补助自行建设高标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15年、2016年、2017年待整治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分别达到40%、60%、70%以上。
(三)全面推进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
1、深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大力推进再生水厂建设,到2017年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10%。抓紧编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全面启动嘉兴联合污水处理厂扩容(40万吨)、市区城东再生水厂(5万吨)、嘉善东部污水处理厂(3.5万吨)、嘉善西部水务污水处理厂扩容(2.5万吨)、海盐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10万吨)、海宁尖山污水厂扩容(5万吨)、海宁盐仓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10万吨)、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三期扩容(5万吨)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作,其中,2015年完成嘉善洪溪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提标改造、嘉善西部水务提标改造、海宁尖山污水厂一期、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三期扩建;2016年完成海宁盐仓污水厂一期和二期提标改造、桐乡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提标改造;2017年完成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2、实施互联互通工程。实施市域内主要污水处理厂输送管网互联互通,加快污水输送管网建设,加强管网维护力度,建设数字化统一调度平台,实现应急调度,彻底解决污水输送瓶颈问题。全面启动市区三环路污水外排通道、北部区域污水外排通道、嘉善南片平湖西片污水外排通道、联合污水厂与平湖东部污水厂互联通道、海宁与桐乡区域污水处理厂互联通道建设。
3、推进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强化污泥处置管理,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实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对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到2015年,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以上;到2017年,各县(市)均建成1个污泥规范化处置项目,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四)全面建立城乡生活污水运维机制。
1、建立分类运维体系。强化“三分建、七分管”理念,坚持建管并重、同步推进,根据城乡生活污水的不同治理方式,建立健全相应的污水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模式。收集纳管污水厂集中处理的要全面实行第三方运行模式,由专业公司负责日常巡查和设施维护管理工作;“集中式处理设施处理”、“单户或联户分散处理”的要建立专业的队伍进行统一维护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实行规模化、市场化、物业化维护模式。
2、实现专业化运维。以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为导向,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数字化服务网络系统和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管理,实现农村治污设施日常化、常态化运行。
3、强化运维保障。建立以县(市、区)为责任主体、镇(街道)为管理主体、村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以及第三方专业运行维护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体系。设立专项运维基金,以财政投入为基础,多方筹措资金,确保有钱办事。建立治污设施运维考核评价机制及运营单位市场准入机制,引导运维单位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确保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市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建委主任兼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办,办公室主任由市农办主任兼任。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嘉源集团、嘉兴电力局等部门(单位)组成。各县(市、区)、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加强部门协同。各级政府是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的责任主体,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逐级分解落实责任,并实行严格问责制。建设部门履行城市、城镇、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的治理职责,农业部门履行保留传统自然村落、待整治村落的生活污水治理职责,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水利、交通、卫生、综合执法、水务等部门要主动履行相应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共同推进污水治理工作。
3、加强要素保障。进一步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金配置,完善项目建设资金财政分级负担机制。制订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办法,多渠道筹措生活污水治理资金。加强与中央、省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最大限度获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积极发动群众出资投劳参与生活污水治理。运用PPP、BOT、BT等合作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污水治理;加大融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用地保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用地政策处理的指导和扶持,新农村建设要统筹考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用地。
4、加强考核督查。将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县(市、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工作进度月通报制度、年度考核制度,根据月度量化指标,实行年度综合评价。建立督办通报制度,定期抽查、核查、暗访、通报各地工作进展、工程质量等情况,对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单位,采取行政约谈、通报批评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奖惩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对目标任务完成好、工作出色的,予以通报奖励;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或虚报瞒报的,进行通报批评,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加强社会宣传。充分运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持续组织开展公众参与度高、影响面大、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主体责任意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污水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附件: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重大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实施内容 总投资额(万元) 实施年限 实施单位 备注
1 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工程建设主要对60万吨/天规模的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 72000 2015~2017年 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2 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 40万吨/天规模的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一座 100000 2016~2020年 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3 嘉兴市三期污水输送主管线工程 新建D1000污水压力管17公里、D1500污水压力管19公里、D1800污水压力管35公里、D2000 污水排海管1.7公里;沿途提升泵站8座,调蓄池9座 125000 2016~2020年 嘉兴市联合污水管网有限公司  
4 嘉兴市城东再生水厂 新建日处理污水5万吨/天半地下全封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座、生态湿地一处,经处理和湿地净化出水达到四类水标准 43000 2016~2020年 嘉兴市联合污水管网有限公司  
5 南湖区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 各镇道路、工业园区、新社区污水管道新建、改造提升等 7297 2015~2017年 南湖区各镇  
6 南湖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至2016年,我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完成41个村、1.93万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0000 2015~2016年 南湖区农办、各镇村  
7 秀洲区小集镇生活污水管网覆盖工程 洛东、观音桥、栖真、建设、南汇、荷花、田乐桃园集镇污水管网工程 9310 2015~2016年 各镇人民政府  
8 秀洲区东方路(青荷路—北郊河)污水工程 污水管7.8公里,泵站1座 5985 2014年 秀源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9 秀洲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 秀洲新区、各镇区生活污水管网新建、补建工程 7529 2015~2017年 各镇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  
10 秀洲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秀洲区新区、各镇镇区区块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3000 2015~2017年 各镇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  
11 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至2016年,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完成98个村、4.1万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50000 2015~2016年 秀洲区农办、各镇村  
12 经济开发区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经开区、国际商务区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及阳台废水收集纳管工程 3000 2015~2016年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各街道  
13 经济开发区市政污水管网新建项目 2015~2017年市政污水管网新建15公里 3100 2015~2017年 经投集团、嘉国投公司、智创园  
14 嘉善东部污水处理厂 新建日处理3.5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 12000 2015~2017年 嘉善县水务集团  
15 嘉善洪溪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提标改造  现有处理设施改造和新建深度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4万吨/日  3710 2015年 嘉善洪溪污水处理公司  
16 嘉善西部水务提标扩容工程 现有1.5万吨/日提标,新增处理规模2.5万吨/日 7500 2015~2020年 嘉善西部水务公司  
17 嘉善县污泥处理处置项目 含水率80%的污泥处置100吨/日 4900 2015~2017年 嘉善县住建局  
18 嘉善城乡污水一体化管网工程 新建污水管网180公里,泵站10座 30576 2015~2017年 嘉善县水务集团  
19 平湖市古横桥水厂污泥脱水项目及附属用房工程 污泥处理的变配电系统及相关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6048 2010~2015年 平湖市水务集团  
20 平湖市农村新社区污水收集治理工程 全市104个农村新社区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管道约82.29公里 20345 2013~2016年 平湖市水务集团  
21 平湖市区污水管网二期工程 铺设污水管网96.6公里,建设污水泵站6座 14088 2008~2017年 平湖市水务集团  
22 平湖三港新城(一期)污水管网工程 铺设管网10.2公里,建设污水泵站1座 4708 2011~2015年 平湖市水务集团  
23 平湖市区东线污水主管工程 铺设管网25公里,建设泵站4座,改造泵站1座 23705 2011~2017年 平湖市水务集团  
24 平湖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一期112亩(总200亩) 6255 2015~2016年 平湖市综合执法局  
25 平湖市镇级生活污水管网工程 集镇沿街铺面及企事业单位生活污水收集配套设施,管网约89公里 9000 2014~2016年 平湖市各镇街道  
26 平湖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到2016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覆盖率达100%,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其中农村新社区农户受益率达100% 61000 2014~2016年  平湖市各镇街道  
27 海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 39000 2015~2016年 海盐县各镇街道、水务集团  
28 海盐县百尺南路延伸段污水管网工程 新建污水管线9.5公里,配套提升污水泵站2座 6080 2015~2017年 海盐县水务集团  
29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连接线 外围2#污水泵站至城乡污水处理厂约9.5公里 3000 2017年 海盐县水务集团  
30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规划总规模处理能力20万吨/天污水处理厂一座,一期10万吨/天 52388 2015~2017年 海盐县水务集团  
31 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农户受益率达100%。 135000 2014~2016年 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32 海宁市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开展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公共管网延伸优化,完成管道敷设约150公里,接户管、支管工程;公共收集管网绿化、道路修复工程 31000 2015~2017年 海宁市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  
33 海宁西部污水主管优化工程 新建污水管道约15公里,泵站1座 3060 2016~2017年 海宁市佳源水务有限公司  
34 海宁尖山污水厂一期(除臭尾水输送管工程) 建设5万吨规模污水厂一座及尖山污水厂至丁桥排放口总长约21公里的尾水输送管道,并对尖山污水厂进行加盖除臭 24835 2010~2015年 海宁紫光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35 海宁市区污水收集管网二期(城区雨污分流工程) 敷设污水管道63.457公里,15条道路及48个小区户外雨污分流改造 8263 2012~2017年 海宁紫光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36 海宁市东部污水干管三期工程 新建污水干管约11.68公里,5万吨/日泵站1座 4640 2015~2016年 海宁市佳源水务有限公司  
37 海宁盐仓污水厂一期、二期提标工程 6万吨规模的污水厂提标 8906 2015~2016年 海宁紫薇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38 海宁市沿江百里钱塘西部污水主管 新建污水管道长约24.6公里,新建泵站2座,扩建1座 5773 2014~2015年 海宁紫薇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39 海宁盐仓污水处理厂三期提标优化工程 新建10吨/日污水厂一座,排放标准一级A 30217 2014~2015年 海宁紫薇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40 桐乡市城镇生活污水入网改造工程 三年实施4.5万户城镇生活污水入网 19800 2014~2016年 桐乡市水务集团(其中老旧小区改造中涉及的污水入网由梧桐街道、振东新区单独实施) 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7400万
41 桐乡城镇污水管网工程 建设污水管网90公里 5000 2014~2016年 桐乡市建设局 其中2014年完成4000万
42 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城市污水厂排放标准由GB18918~2002一级B提高至一级A,增加污水深度脱水设施 12000 2014~2015年 桐乡市水务集团 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1000万
43 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 污水处理能力从5万吨/日扩至10万吨/日,排放标准从一级B提标至一级A 12000 2014~2015年 桐乡市开发区 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8000万
44 桐乡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提标改造工程 污水排放标准从一级B提标至一级A 7000 2014~2016年 桐乡市濮院镇 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780万
45 桐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三年完成全市城镇规划区外114个建制村、86400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 114500 2014~2016年 桐乡市农办、水务集团、各镇(街道)开发区 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25000万
46 桐乡污水处理厂管网连通工程 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和申和污水处理厂管网连通 3000 2015年 桐乡市水务集团 3000
合计     1178518      

*重大项目是指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包括城乡生活污水收集、输送管网和处理能力建设。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嘉兴军分区,市法院,市检察院。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7月10日印发

(来源:中国·嘉兴,2015-07-13)

“......16 嘉善西部水务提标扩容工程 现有1.5万吨/日提标,新增处理规模2.5万吨/日 7500 2015~2020年 嘉善西部水务公司......”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5/7/21 1:20:00)
6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浙江省嘉兴市:向城乡生活污水开战

近日,我市出台《嘉兴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排出了2015年至2017年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治水重大项目共46个,这些项目包括城乡生活污水收集、输送管网和处理能力建设,总投资1178518万元,接下去三年将“以城带乡”逐个击破城乡生活污水治理难题。昨天,市“五水共治”办有关专家对该计划进行了解读。

治水重点:城乡生活污水

此次出台的《嘉兴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目标是通过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纳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加速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立城乡生活污水运维机制,确保污水处理率每年提高5%,力争到2017年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吨/天,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市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主要污水处理厂输送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水收集管理新体系,理顺价格机制,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各县(市)全面建成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

解读:2012年9月,我市千人“治水大会”揭开全市治水序幕,近三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67个交界断面水质,五类、劣五类比例下降幅度明显。

前三年我市的治水重点是农村面源污染,接下去的三年,将把治水重点转向城乡生活污水,努力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生活污水治理新格局,为“两美”江南水乡典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市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标准是一级B,计划到2017年要达到一级A,这是污水处理能力的大跨越。

“以城带乡”系统治水

如何达到以上目标?该计划要求,通过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纳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进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全面建立城乡生活污水运维机制来推进计划。

首先,要进行污水管网普查,建立管网GIS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数字化管理;然后截污纳管,对难以改造的合流制排水系统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有效解决雨天污水输送难、处理难和污水外溢等问题。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更要深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城镇入户收集管网建设。

计划到2017年,全面完成污水输送三级管网普查,完成现有城乡一体新社区(小集镇)污水管网普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基本完成城市(县城)未截污纳管、未雨污分流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嘉兴市区、各县(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全部城镇污水未入网居民入户收集管网建设,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此外,将实施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收集。以纳管收集污水处理厂处理为主,按照城镇管网标准加快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加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现有城乡一体新社区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全处理,新建城乡一体新社区污水收集管网按照城镇管网标准实施并与市政道路同步施工、同时到位。

解读:最近几年,我市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探索证明,靠农村“单独作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问题的,生活污水的治理,应该从以往的“农村包围城市”转向“以城带乡”。

城市人口密集,污水的自然消解能力不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点、难点是小集镇和城市密集度高的小区,所以必须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污水收集,大力推进城镇入户收集管网建设,彻底解决污水收集“最后300米”问题。

污水处理率要“节节高”

今年起至2017年,全市将新增多座污水处理厂,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也都要扩容、提标,其中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有市区城东再生水厂(5万吨)、嘉善东部污水处理厂(3.5万吨)、海盐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10万吨)等,扩容项目包括嘉兴联合污水处理厂(40万吨)、嘉善西部水务污水处理厂(2.5万吨)、海宁尖山污水处理厂(5万吨)、海宁盐仓污水处理厂三期(10万吨)、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三期(5万吨)等。

除了新增污水处理厂及处理能力外,还要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应急调度能力,彻底解决污水输送瓶颈问题,三年内要全面启动市区三环路污水外排通道、北部区域污水外排通道、嘉善南片平湖西片污水外排通道、联合污水处理厂与平湖东部污水处理厂互联通道、海宁与桐乡区域污水处理厂互联通道建设。

解读:毛细血管连通了,大动脉通畅了,若是污水重点处理系统跟不上,也是白忙一场。治水的终端,必须是大力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根据计划,全市要统筹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三年内新建多座污水处理厂,并扩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能力要从目前的120万吨/天,提高到2017年的180万吨/天,污水处理率从目前的70%提高到2017年的85%以上。

(来源:南湖晚报,作者:记者朱政、通讯员干利兵,2015年7月20日)

“......扩容项目包括嘉兴联合污水处理厂(40万吨)、嘉善西部水务污水处理厂(2.5万吨)、......”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8/6/21 1:18:00)
7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嘉善县全面推进劣V类水剿灭行动

今年以来,嘉善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剿灭劣V类水作为“美丽嘉善”建设的重要举措,以落实河长制为抓手,严格落实治水责任制,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全县159条劣V类水河道均已整治到位并顺利通过省、市体验收。今年全县水质保持稳定,14个县控以上断面1-11月III类水10个、占比71.4%,同比增加1个;太浦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

今年嘉善县剿劣工作推进扎实,亮点纷呈。比如拔高标杆(在省定“pH值、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三项验收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COD、氨氮、总磷三个检测指标),明渠排水(按照“三个一律”的要求实施明渠排水,即全面查清每条河道入河排水口的数量、位置、主要污染源等,一律建立入河排水口档案;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对未经规划随意设置入河口,对偷设、私设的排污口、暗管等一律实施封堵;每家企业雨水入河口仅保留1个,一律明渠化)、源头整治(今年嘉善外来人口的增长达到了 6.7%,不仅没有减、反而增加了。高密度的外来人口带来了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县政府出台了《嘉善县居住房屋出租管理暂行规定》(这也是嘉兴市第一部以“政府令”出台的关于出租房屋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五个到位”(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治安责任、环卫责任、功能条件)、“十个不准”(不准将危险方位和违法建筑用于出租等)和“十条严管”(对出租危险方位、设置在违法建筑内的居住出租屋等出台了十条严管措施)的要求,全面推行“旅馆式”管理,进一步控制污染产生行为。以魏塘街道湘家浜为例,针对其沿线魏中集镇和新区1095处居住点实现整治全覆盖,明确了出租标准,实现了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全覆盖,确保源头控制到位)等等。

1、完善方案,强化领导。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剿劣开展伊始,县委书记许晴以剿灭劣V类水为主题,给全县154个村(社区)新一届党组织班子上了一堂党课;徐鸣阳县长专题召开了全县剿灭劣V类水工作现场推进会;县人大、县政协也围绕剿劣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担任159条劣V类小微水体的县级联挂领导。4月为进一步深化“五水共治”,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立嘉善县河长制办公室,与治水办合署办公,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完善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制定了《嘉善县劣V类水剿灭行动实施方案》和《嘉善县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2020年》,双轨并举总领剿劣工作。三是配强人员队伍。新抽调6名政治作风好、专业技术强、工作能力突出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县治水办(河长办),专职人员达到18人、兼职人员有4人;进一步优化调整了县治水办(河长办)内设机构,配备了专用车辆等。

2、全面排摸,规范标识。一是组织三轮排摸,确保不留死角。2月6日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及时集中开展了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大巡河行动,共排摸出159条劣V类河道;7月初,根据《浙江省剿灭劣V类水验收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对全县范围内五大类剿劣范围内的小微水体进行了全面排摸,未发现新增劣V类水体;8月21日起,又开展了“河长大巡河”行动,各级河长以更高频率、更大密度对河道进行巡查,并对巡查过程中疑似新增劣V类水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确保全覆盖、零死角。二是边排摸边标识,确保不漏一个。始终坚持“五看一查”的工作方法(“五看”,即一看有无漏标、二看是否错标、三看是否规范标识、四看是否整治到位、五看标识是否醒目方便监督;“一查”,即将入河排污(水)口作为河道巡查的重点和基础内容之一,建立长效监管和常态化巡查机制,保证入河排污(水)口标识清楚、准确),全部完成159条劣V类水河道排污(水)口的标识工作,其他河道的标识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全县累计排摸排水口1805个、实现100%标示。

3、示范引领,水岸同治。一是突出重点,示范引领。一方面,突出县城区治水重点,因河施策,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62项治理措施,为全县面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谷歌地图软件,推广制作新的治水公示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位置标注,形成明确的责任分解表,并制作了联挂河道口袋本,做到问题、进度一目了然。二是水岸同治,工程治水。列入县级剿劣补助的350个工程项目中,全县剿劣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县级剿劣补助项目已完成290个、占比82.9%,在建38个、占比10.9%(因故取消项目15个),累计已完成截污纳管73.8公里,河道排水口标示牌1805个,河道清淤112条、共计112.3万方,工业整治144家、小区整治34个。重点实施了水系连通工程,累计实施已完成26项,“三厂四线”建设工程(姚庄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进展顺利,降磷工程9月中旬已开始安装设备,计划10月底完工;嘉善大成环保污水厂扩容工程场内清淤已完成并进场施工,厂外管线已完成招标;东部污水处理厂工程和西塘污水厂扩容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标;其他各项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今年新建或改建一、二级污水管网30公里,泵站6座,已完成管网29公里,泵站4座;南排三期15#-16#污水管工程4公里、16号泵站1座,目前该项目正在报批可研,计划年底完成初设批复,力争明年9月完工;西塘至姚庄污水管网工程9.5公里,9月已开工建设,力争明年6月底前完工)、县城区雨污水管网普查和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县城区67个老旧小区、396公里雨污水管网普查和30公里CCTV检测。今年确认的城区16个排污点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15个已完成、1个因即将拆迁而取消)等。三是简化程序,强化扶持。制定出台了《嘉善县剿灭劣V类水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剿劣项目在审批、招投标管理、项目资金落实上面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剿劣工程推进。强化财政扶持力度,对列入《嘉善县剿灭劣V类水工作县级补助项目清单》的项目,由县、镇(街道)按照7:3的比例承担;设立500万元应急补助资金,用于临时工作补助引导全社会投工投劳积极投资治水。

4、借势借力,强势推进。一方面,借助三改一拆、退散进集、小城镇环境整治、农房集聚等工作强势推进的良好契机,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真正源头上降低污染。比如嘉善塘开发区(惠民)沿线,累计拆违59家、共计7.1万㎡;惠民街道唐家浜沿线累计拆违11家,共计0.6万㎡,真正实现了河道水质的改善。另一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助推涉水企业转型升级。比如天凝镇雪菜产业,多以小散作坊为主,生产过程中废水直排、污染严重。天凝镇借助“五水共治”的有利契机,出台了雪菜产业转型升级方案,选取新联村、光明村20亩土地建设天凝镇雪菜产业园,通过企业集聚、调整结构、标准化生产,进一步降低了污水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目前已有12家雪菜加工企业自愿搬入。

5、科技治水,长效管理。一是完善监督包干机制。建立健全县主要领导亲自牵头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各级领导分片包干、定点联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领导体系。完善随机抽查、现场点评、定期督查的巡查督查机制以及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机制。落实年度会议、月度例会、专题协调会等协调推进机制。二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坚持“制度管人”,出台了《嘉善县剿灭劣五类水暨“五水共治”工作督查问责办法(试行)》,将剿劣工作作为年度“一票否优”的内容之一,倒逼实干求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三是完善立体化监管防控机制。坚持“四化”同步,建设完成“五水共治”信息指挥中心,建立剿劣电子化作战图;利用天地图等地理信息系统,建成24小时可视化在线监控平台;充分利用科比特无人机公司技术优势,对全县所有劣Ⅴ类水河道进行三维建模,实现河道数据三维化;定期拍摄卫星多光谱遥感照片,分析全县全水域水质情况,实现水质分析遥感化。同时,45名媒体从业者不间断开展巡查;73名县级督导组成员、1000余名青年“河小二”等保持高密度巡查,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传(“河长”专项微信群),第一时间处置。

(来源:嘉善县治水办,2018-01-02)

“......东部污水处理厂工程和西塘污水厂扩容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标;......”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9/12/12 10:45:00)
8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预中标公示

招标人 嘉善县大地污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 嘉兴市华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

工程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3.5万m3/d污水处理厂、配套用房及自竣工验收合格后一年的正常运行维护,主体工艺采用预处理 水解酸化a2o深度处理,配套用房总建筑约4000平方米。总投资35192.83万元,本次招标单项合同估算价13765.8603万元。

中标候选人 嘉业卓众建设有限公司

投标报价(万元) 11867.5451

工期(日历天) 540

工程质量 达到国家合格标准,且必须获得市级优质工程(即南湖杯),争创省级优质工程(即钱江杯)

中标候选人资质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

建造师(项目负责人) 丁国良

建造师(项目负责人)资格 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一级建造师

公示时间 2019年12月11日至2019年12月13日

异议受理部门
招标人或代理机构 嘉兴市华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 袁虹
电 话 0573-84026676

投诉受理部门 
县住建局 联系电话 0573-84228409
县政务数据办 联系电话 0573-84128382

备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如对以上评标结果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招标人提出异议,书面异议应由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公示日期:2019年12月11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20/2/2 10:33:00)
9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可的公告

我局于2019年11月10日受理了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可申请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

项目名称: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嘉善县西塘镇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结论及主要污染防治措施请查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即日起,公众可以在7个工作日内以信函、电话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联系科室:环评科
电话:84228416    
地址:嘉善县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
邮编:314100

附:《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西塘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报告书公示稿.pdfhttp://www.jiashan.gov.cn/col/col1665097/index.html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 
2019年11月10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20/2/2 10:50:00)
10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煤科集团杭州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О一九年十一月


I
目录
第1 章概述..................................................................................................................................... 1
1.1 项目由来..................................................................................................................................... 1
1.2 建设项目特点............................................................................................................................. 3
1.3 评价工作程序............................................................................................................................. 3
1.4 分析判定情况............................................................................................................................. 4
1.5 评价关注的环境问题及主要环境影响..................................................................................... 7
1.6 环评主要结论............................................................................................................................. 7
第2 章总论..................................................................................................................................... 8
2.1 编制依据..................................................................................................................................... 8
2.1.1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8
2.1.2 地方环保规章文件.......................................................................................................... 9
2.1.3 产业政策及行业规范.................................................................................................... 10
2.1.4 技术导则及技术规范.................................................................................................... 11
2.1.5 相关规划及技术文件.................................................................................................... 11
2.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2
2.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2
2.2.2 评价因子筛选................................................................................................................ 13
2.3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14
2.3.1 环境功能区划................................................................................................................ 14
2.3.2 环境质量标准................................................................................................................ 15
2.3.3 污染物排放标准............................................................................................................ 20
2.4 评价等级及评价重点............................................................................................................... 22
2.4.1 评价等级........................................................................................................................ 22
2.4.2 评价重点........................................................................................................................ 25
2.5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26
2.5.1 评价范围........................................................................................................................ 26
2.5.2 环境保护目标................................................................................................................ 27
2.6 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31
2.6.1 嘉善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31
II
2.6.2 西塘镇城镇总体规划(2005-2025 年)...................................................................... 32
2.6.3 嘉善县域污水处理工程专项规划(2011-2025 年)、嘉善县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一体
化专项规划(2013-2020 年)............................................................................................... 34
2.6.4 嘉善县环境功能区划.................................................................................................... 37
2.6.5 项目相关工程概况........................................................................................................ 41
第3 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49
3.1 建设项目概况.......................................................................................................................... 49
3.1.1 基本情况........................................................................................................................ 49
3.1.2 总投资及建设内容........................................................................................................ 49
3.1.3 服务范围........................................................................................................................ 50
3.1.4 设计进、出水水质........................................................................................................ 51
3.1.5 污水处理规模................................................................................................................ 54
3.1.6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配置................................................................................................ 56
3.1.7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67
3.1.8 总平面布局.................................................................................................................... 68
3.1.9 公用工程........................................................................................................................ 68
3.1.10 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 69
3.2 工程分析................................................................................................................................... 69
3.2.1 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69
3.2.2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70
3.2.3 污泥处置方案论证........................................................................................................ 76
3.2.4 除臭工艺选择................................................................................................................ 79
3.2.5 尾水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79
3.2.6 污水处理设施达标可行性分析.................................................................................... 79
3.3 影响因素分析........................................................................................................................... 81
3.3.1 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81
3.3.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82
3.4 污染源分析............................................................................................................................... 83
3.4.1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 83
3.3.2 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 86
3.3.3 污染源强汇总.............................................................................................................. 100
III
3.3.4 污染源强核算情况...................................................................................................... 101
第4 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6
4.1 地理位置................................................................................................................................. 106
4.2 自然环境概况......................................................................................................................... 106
4.2.1 气象特征...................................................................................................................... 106
4.2.2 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 107
4.2.3 土壤、植被.................................................................................................................. 110
4.2.4 生物多样性.................................................................................................................. 110
4.3 水环境概况..............................................................................................................................111
4.4 环境质量现状......................................................................................................................... 113
4.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13
4.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116
4.4.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21
4.4.4 声环境质量现状.......................................................................................................... 126
4.4.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127
4.5 周边主要污染源调查............................................................................................................. 131
4.6 入河污染源调查..................................................................................................................... 132
第5 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5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35
5.1.1 水环境影响分析.......................................................................................................... 135
5.1.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35
5.1.3 声环境影响分析.......................................................................................................... 136
5.1.4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38
5.1.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38
5.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8
5.2.1 废气达标排放分析...................................................................................................... 138
5.2.2 预测因子...................................................................................................................... 139
5.2.3 预测范围...................................................................................................................... 139
5.2.4 预测周期...................................................................................................................... 139
5.2.5 预测模式...................................................................................................................... 139
5.2.6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筛选.......................................................................................... 139
IV
5.2.7 估算模型参数.............................................................................................................. 139
5.2.8 污染源调查.................................................................................................................. 140
5.2.9 评价等级...................................................................................................................... 140
5.2.10 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计算表.................................................................................... 140
5.2.11 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143
5.2.12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147
5.3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48
5.3.1 区域水污染源调查...................................................................................................... 148
5.3.2 区域污染源削减情况.................................................................................................. 149
5.3.3 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149
5.3.4 废水污染源强.............................................................................................................. 150
5.3.5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50
5.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54
5.4.1 地下水概况.................................................................................................................. 154
5.4.2 地下水等级判定.......................................................................................................... 154
5.4.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5
5.5 声环境影响评价..................................................................................................................... 159
5.5.1 噪声污染源强.............................................................................................................. 159
5.5.2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59
5.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64
5.6.1 固废处理处置要求...................................................................................................... 164
5.6.2 污泥运输环境影响分析.............................................................................................. 164
5.6.3 危险废物影响分析...................................................................................................... 165
5.6.4 固废影响分析结论...................................................................................................... 166
5.7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66
5.8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68
5.9 环境风险环境影响分析......................................................................................................... 169
5.9.1 评价依据...................................................................................................................... 169
5.9.2 环境敏感目标概况...................................................................................................... 170
5.9.3 环境风险识别.............................................................................................................. 170
5.9.4 环境风险分析.............................................................................................................. 173
V
5.9.5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174
5.10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0
5.10.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0
5.10.2 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1
5.11 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 182
第6 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84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分析............................................................................................. 184
6.1.1 施工期废水.................................................................................................................. 184
6.1.2 施工期环境空气.......................................................................................................... 184
6.1.3 施工期噪声.................................................................................................................. 185
6.1.4 施工期固废.................................................................................................................. 185
6.2 营运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85
6.2.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85
6.2.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90
6.2.3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91
6.2.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92
6.2.5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93
6.3 环保投资及设施运行费用..................................................................................................... 194
第7 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95
7.1 环境效益损益分析................................................................................................................. 195
7.1.1 环境损失分析.............................................................................................................. 195
7.1.2 环境效益损益分析...................................................................................................... 195
第8 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97
8.1 环境管理................................................................................................................................. 197
8.2 环境监测计划......................................................................................................................... 198
8.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01
第9 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3
9.1 项目概况................................................................................................................................. 203
9.2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203
9.2.1 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 203
9.2.2 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符合性分析.................................. 203
VI
9.3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 204
9.3.1 清洁生产要求的符合性.............................................................................................. 204
9.4 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 204
9.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相符性...................................................................... 204
9.4.2 产业政策相符性.......................................................................................................... 204
9.5“三线一单”控制要求符合性.............................................................................................. 204
9.6 污染物排放情况..................................................................................................................... 206
9.7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206
9.7.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6
9.7.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207
9.7.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207
9.7.4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207
9.7.5 声环境质量现状.......................................................................................................... 207
9.8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207
9.8.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7
9.8.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8
9.8.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8
9.8.4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8
9.8.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论.............................................................................................. 209
9.9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209
9.10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209
9.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11
9.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12
9.13 要求和建议........................................................................................................................... 212
9.14 评价总结论........................................................................................................................... 212
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421721076072Y,嘉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6.9.27。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善土预字[2017]112 号,嘉善县国土资源局,2017.11.6。
3、项目选址意见书及红线图,选字第330421201900038 号,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VII
2019.5.5。
4、项目可研批复,“关于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善发改可研[2017]457 号,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2017.11.15。“关于调整嘉善县西塘污水处
理厂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善发改可研[2019]235 号,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9.6.10。
5、项目初步设计批复,“关于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善
发改设计[2019]295 号,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2019.7.16。
6、监测报告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嘉善县西塘镇环境功能区划图
3、嘉善县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4、嘉善县西塘镇土地利用规划图
5、嘉善县生态保护红线图
6、红旗塘水系图
7、项目周边环境关系示意图
8、项目四周厂界环境照片
9、项目排放口示意图
10、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
11、嘉善县水系图
12、嘉善县污水处理现状及规划示意图
1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14、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
附表:
1、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2、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4、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1
第1 章概述
1.1 项目由来
根据《嘉善县域污水处理工程专项规划(修编)》,嘉善县分为四大污水系统,分别为中心污水城区系统、姚庄污水系统、西塘污水系统和天凝污水系统。其中,西塘污水收集系统服务范围为西塘镇、陶庄镇,污水经汇集后,目前输送至西部水务(嘉兴)有限公司进行处理。据统计,西部水务(嘉兴)有限公司2018 年平均日处理污水量为1.42万m3/d,已经接近其设计规模1.5万m3/d。随着西塘镇及陶庄镇的发展,西塘污水收集系统范围内的污水收集和输送管网的逐步完善,污水收集率不断提高,西塘污水收集系统内收集的污水量即将超过西部水务(嘉兴)有限公司的处理能力。为满足服务范围内日益增长的污水量处理需求,嘉善县大地污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拟建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以缓解目前西塘镇和陶庄镇污水收集后部分污水无处理厂处理的问题。

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十五”计划》,要求在规划期内使太湖水变清,从根本上解决太湖水富营养化、生态系统被破坏和有机污染问题,使太湖和太湖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而城市污水的治理,是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第三阶段的工作重点。因此,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仅可以使嘉善县西塘镇及陶庄镇的污水实现达标排放,消除或减轻水体污染的根源,大大改善水系环境质量,有利于保护最终纳污水体——太湖的水质,而且对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关于太湖及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的顺利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嘉善县各镇区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生活污
水和工业废水产生量也与日俱增,使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压力,对区域水环境的整治,
一直是各级领导和当地人民关注的焦点。为避免污水污染周边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
展,启动建设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工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因此,嘉善县大地污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7年11月经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同意,批复文件号:善发改可研[2017]457 号;2019 年在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内容,批复文件号:善发改可研[2019]235 号。委托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初步设计》,于2019年7月16日经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同意,批复文件号:善发改设计[2019]295号。

根据《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初步设计》,项目总投资35192.83万元,拟建地址位于西塘镇翠南村,西部水务(嘉兴)有限公司东北侧,占地面积64427.5m2(96.64)。项目拟建设预处理设施、生化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设施、污泥处理设施、配套变配电间、鼓风机房、加药间等,设计废水处理规模3.5万m3/d。本项目不涉及污水管网及污水泵站建设。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2O+深度处理”工艺,项目尾水主要出水指标CODCr、NH3-N、TN、TP执行DB33/2169-2018《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2 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余指标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项目尾水排入红旗塘。
......

 
     
第1页   1  2  下一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快捷回复 (作者: )
标题
内容
图片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FLASH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普通板块 已锁定板块 普通帖 热门帖 置顶帖 精华帖 锁定帖 发新贴 查看精华帖 发布小字报
在线人数:人
您的IP地址是:216.73.216.168,操作系统是:ClaudeBot/1.0,浏览器类型:compat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