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3939-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009/1/6 7:24:00)
|
楼主
|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湟源县污水处理厂相继开工建设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1月05日讯)2008年12月31日,湟中县、湟源县污水处理厂工程相继举行开工仪式,这标志着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以来,我省湟水河流域已有4个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建设。 湟水流域集中了我省60%以上的人口,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湟水流域治污力度,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出台后,我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切实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衔接,在第四季度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中,争取到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8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湟水流域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8.9万吨/日,按照设计能力的75%计算污水处理效率,湟水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0.4%。这对于改善湟水河水环境质量,保护西宁市饮用水安全和湟水流域生态环境,全面完成我省“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目标,确保湟水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湟中县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4530万元,近期规划设计2015年,日处理污水5000吨;远期规划设计2020年,日处理污水1万吨。湟源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总投资5500万元,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到1.5万吨,出水水质将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 开工仪式上,西宁市、省环保局等有关地区、部门表示,将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湟水流域城镇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切实提高对湟水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责任,抢抓机遇,争分夺秒,加快施工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精心组织实施好湟中、湟源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湟水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程,切实为改善湟水流域水环境质量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苏建平,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01月05日) “......据了解,湟中县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4530万元,近期规划设计2015年,日处理污水5000吨;远期规划设计2020年,日处理污水1万吨。......”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胡旺云的回复(2009/1/6 16:44:00)
|
第1楼
|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西宁市总投资四千多万元的湟中县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1月06日讯)最近,总投资四千多万元的湟中县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建设。 湟中县污水处理厂位于湟中县西堡镇葛一村,占地面积二十七亩,项目总投资四千五百三十万元,近期规划设计到2015年,日处理废水规模五千立方米;远期规划到2020年,日处理废水规模一万立方米。污水处理采取机械浓缩脱水处置工艺,泥饼外运卫生填埋。 湟中县污水处理厂是继西宁第三污水处理厂开工后湟水流域建设的又一重要的环保工程。湟中县污水处理厂的开工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西宁地区乃至湟水流域污水处理,推进西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青海人民广播电台,作者:李树松,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01月06日)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胡旺云的回复(2009/2/12 22:33:00)
|
第2楼
|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10座污水处理厂于近日全部开工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2月12日讯)春节前几天,湟中、湟源县两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青海平安、湟中、海晏等地的10座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开工,建成投运后,可提高湟水河流域污水日均处理能力13.9万吨。 2月10日,青海省环保局污控处郭竟世处长介绍,目前,青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西宁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10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后,全省日均处理污水能力增加17.5万吨,其中湟水河流域日均处理能力增加13.9万吨,总量达28.9万吨,按照设计能力的75%计算污水处理效率,湟水河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0.4%。按照2007年湟水河流域污染排放总量,项目建成后,还可削减全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届时,湟水河流域水质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自2000年以来,西宁市先后投资6亿多元实施“碧水”工程,着力打造高原山水城市,对湟水干流及其支流北川河、南川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陆续关停和搬迁沿岸部分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先后兴建了西宁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还在沿河两岸布设污水截流管道,使西宁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5%。 (来源:慧聪网,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02月12日)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胡旺云的回复(2009/2/23 17:26:00)
|
第3楼
|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推进生态立省目光放长远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2月23日讯)日前,位于湟水流域的湟中、湟源县污水处理厂同时开工建设。青海省计划投资8.6亿元在湟水河流域建设10个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总长364.13公里,以有效遏制湟水河流域水污染问题。这是青海结合生态立省战略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之一。 青海省省长宋秀岩表示,青海有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不仅关乎青海长远发展,更事关周边及其中下游几亿人的生产生活、全国的生态安全。青海省提出,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 青海生态形势严峻,如何“立”生态?青海省提出规划:建设三江源、青海湖流域、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等五大生态圈,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由5.2%提高到7.5%,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生态总体状况明显改善。 为此,青海省正式启动总投资近16亿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修复”青海湖的生态。结合国家实施的三江源生态工程,青海实施减畜、鼠害防治、荒漠化治理、人工增雨等生态修复工程,遏制三江源生态恶化趋势,全面改善其生态状况。青海省还决定,落实投入16亿元国家专项资金,用于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坡耕地综合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项目,以遏制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趋势。 在加大生态治理力度的同时,青海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启动生态畜牧业体系建设。预计到2012年,青海将基本形成科学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雏形,草地生产和生态功能将逐步恢复。同时,发展以马铃薯、优质蚕豆、中藏药材等为重点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农业。 青海把循环经济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形态,推动“生态型”工业发展,切实降低工业发展中的生态“消耗”。2005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国家列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目前区内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初具规模;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 (来源:鄱湖人家,作者:记者刘鑫焱、郅振璞,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02月23日)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胡旺云的回复(2009/4/21 0:17:00)
|
第4楼
|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西宁市让湟水河清清流淌 湟水流域10座污水处理厂加紧施工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4月20日讯)2008年年底,国家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我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争取到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10个,目前,10座污水处理厂正在紧张建设中。 4月8日,在大通污水处理厂建设现场,6个污水处理池正被工人们一点点挖开,其中,两名工人在抽池底的渗水,二三十名工人在砌砖、修筑。大通环保局项目办薛主任介绍,这是污水收集管网二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完成。污水处理厂占地55亩,距县城7公里。项目建成投产后,完全能处理每天产生的1万吨生活污水,对北川河和湟水河水质的改变将起到积极作用。 4月9日,位于湟中县鲁沙尔以北6.5公里处的西堡镇污水处理厂施工工地上,几名工人一边喊着号子挪动脚步,一边奋力地将几百斤重的大石头推进几米深的土坑;一台推土机、两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工地;几名妇女在调石灰、筛沙子,整个施工场地一片热火朝天。湟中县水务局白副局长介绍,污水处理厂占地38亩,配套污水管网总长28.8公里,工程于3月底开工,目前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及围墙建设。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完全能消化目前每天产生的5000吨生活垃圾,有利于湟水河水质改变和农田灌溉。 目前,我省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西宁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5万吨。10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后,受益人口近300万人,湟水河水质年消减COD(化学需氧量)量2.26万吨,湟水流域水体水质也将由现在的劣Ⅴ类达到Ⅲ类标准。全省日均处理污水能力增加17.5万吨,其中,湟水河流域日均处理能力增加13.9万吨,总量达28.9万吨,湟水河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0.4%。 湟水河作为黄河一级支流,是青海东部地区和省会西宁的母亲河,全省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湟水河流域。长期以来,湟水河水环境污染严重,年污水总量已达1.4亿吨,占全省污水总量的73.5%,成为生活在这一地区人们的心腹大患。湟水河流域作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重要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对节能减排、减少水域污染关系重大。 (来源:西海都市报,作者:王春燕,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04月20日)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admin的回复(2009/12/28 23:04:00)
|
第5楼
|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副省长马顺清在调研时强调进一步加快减排项目建设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2月28日讯)青海省副省长马顺清日前率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等部门有关负责人,深入西宁市平安县、大通县、湟中县,就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情况,西宁市遗留铬渣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西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运营情况,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废水废气自动监测设施、中铝青海公司在线监测设施和西部锌业、西部碳素污染物在线监测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有关问题进行安排部署。 马顺清指出,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以来,青海省各地区、各部门对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作成效明显,为确保青海省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作压力大,环保责任重,有些工作要进一步落实,有些环节要进一步衔接,有些建设项目的节奏要进一步加快,有些具体问题要进一步解决。 马顺清强调,环保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污染治理、污染减排责任重大,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未来意识。省有关部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的监管工作,抓住机遇,在国家的支持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上项目、投资金,进一步抓紧实施已确定的工作,积极推动项目建设,改善减排设施,并落实政府的主导作用、排污企业的治污法定责任、监管部门的执法主体作用,综合施策,科学防治,依法监管,切实搞好污染减排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记者安世远、通讯员蔡守盛,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9年12月28日)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admin的回复(2010/5/22 23:55:00)
|
第6楼
|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环保厅对在建的11座污水处理厂开展现场督察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5月21日讯)近日,省环境保护厅会同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环保部门组成督察组,对我省在建的11座污水处理厂开展现场督察。 其中,海晏县污水处理厂已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展开生物菌种培养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可在今年5月底投入正式运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湟源县、平安县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民和县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始闭水调试。 督察组一行通过听取当地政府对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和现场检查,详细了解了各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进度。从现场督察情况看,各污水处理厂按照要求均加快了建设进度。 (来源:西海都市报,作者:王国烜,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05月21日)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湟源县、平安县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胡旺云的回复(2010/7/6 15:35:00)
|
第7楼
|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西宁市三县污水处理厂投运 结束生活污水直排历史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7月06日讯)经过一年多紧张施工,近日,湟源、大通、湟中污水处理厂先后投入试运行,并完成相关配套管网建设。这标志着西宁市三县县城彻底结束生活污水直排的历史。此外,污水处理厂的投运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西宁市主城区流域内的水污染状况。 近年来,西宁市通过加强和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7月5日,记者从西宁市环境保护局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总投资1.77亿元的湟源县污水处理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湟中县污水处理厂先后于5月27日、6月15日、6月28日投入试运行,日处理能力合计为2.5万吨,并完成配套污水收集管网81.84公里。预计今年将削减700吨化学需氧量,有效降低县城污染,改善人居环境。 其中,湟源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5000吨,采用改良型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据西宁市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湟源县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并可在今年为西宁市削减200吨左右的化学需氧量。目前,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设施已达35.5公里,覆盖整个湟源县城区,彻底截流湟水河上游的大量生活污水,这对改善县城生活环境,提高湟水河上游进入西宁市区之前的水质发挥重要的意义。 大通县共有县级及乡镇企业120余家,工业企业分布相对集中,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直排,使得北川河污染情况多年未得到明显改善。大通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5000吨,能够有效改善大通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尤其是北川河污染情况将明显得到好转。目前,污水处理厂已安装完成97%的工程量,配套管网覆盖25.68公里。同时,污水处理厂已于6月15日从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运输70吨活性污泥,并投入生物池进行生物菌群培养。目前厂内设备经过单机调试和联动试车,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已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自7月1日起,大通县自来水公司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 6月28日,湟中县污水处理厂完成设备单机调试,正式进入试运行。据了解,湟中县每日产生约五千吨废水,其中部分来自于居民小区和各景点景区内的生活污水。考虑到塔尔寺旅游景区内僧众和游客较多,污水排放量大,污水处理厂在管网敷设过程中,将通宁路污水经环城北路收集到污水处理厂的隧洞工程和塔尔寺内的排水管网工程,以解决塔尔寺景区内及管网沿线范围内的污水处理问题。 (来源:西海都市报,作者:张晓程,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07月06日)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胡旺云的回复(2010/7/13 22:30:00)
|
第8楼
|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西宁市三县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7月13日讯)记者12日从西宁市政府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西宁市所辖湟水河流域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三座污水处理厂先后于近日投入试运行。 据介绍,这些项目总投资1.77亿元,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日处理污水能力共2.5万吨,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81.84公里。 湟水河流域居住着青海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是青海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区两带一线重点发展区域,人口密度大,工农业生产密集,是全省经济的命脉。湟中、湟源、大通三县污水处理厂顺利投入运行,将为西宁全市削减化学需氧量约700吨,对于降低县城污染、改善湟水河流域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青海新增加18个中央投资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8.6万吨,其中湟水河流域9个项目,设计日均处理能力增加13.9万吨,总量达28.9万吨,按照设计能力的75%计算污水处理效率,湟水河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0.4%。 (来源:新华网,作者:记者姜辰蓉、梁益畅,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07月13日)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胡旺云的回复(2010/7/28 17:13:00)
|
第9楼
|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西宁市政府督查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7月28日讯)7月22日,副市长范国庆、王平在市水利局、市环保局等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督查了湟中、大通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和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并对三个污水厂的建设和运行提出要求。 据了解,湟中和大通污水处理厂先后于今年6月21日、6月25日进入试运行,均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共新增日处理能力2万吨,今年计划削减化学需氧量520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市政府相关领导查看后指出,为保证县城污水处理厂的稳定正常运行,县政府应尽快启动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落实废水在线监控设施的安装及项目的监测验收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厂充分发挥减排效益。 针对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的问题,市领导强调,第三污水处理厂是我市重点减排工程,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如不能按期运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受到制约,今年的减排目标也难以实现。相关单位要排除一切困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倒排施工计划,加快配套设施和附属设施建设,确保在今年8月30日前进水试运行。 (来源:西宁晚报,作者:张春云,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07月27日) |
|
| |
|
|
|
|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胡旺云的回复(2010/9/3 0:23:00)
|
第10楼
|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
|
| |
|
| |
青海省新开工建设的12个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投资5.77亿元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9月01日讯)2008年以来,青海全省新开工建设的12个污水处理厂(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德令哈市、大通、湟中、湟源、平安、民和、互助、乐都、海晏、共和、贵德县城镇污水处理厂),计划总投资7.11亿元,截止8月初已完成投资5.7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1%。其中,海晏县污水处理厂于4月底投入试运行,德令哈市、平安、民和、湟中、湟源、大通县污水处理厂于7月份投入试运行;共和县污水处理厂于7月中旬开始进水调试,互助县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程,乐都县污水处理厂完成土建工程量的90%;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量的90%以上。 (来源:国家环保部,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09月01日) .........2008年以来,青海全省新开工建设的12个污水处理厂(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德令哈市、大通、湟中、湟源、平安、民和、互助、乐都、海晏、共和、贵德县城镇污水处理厂),计划总投资7.11亿元,截止8月初已完成投资5.7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1%。........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