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第4501391个访问项目信息论坛
论坛首页
     
主题总数:60117 | 回复总数:101996
 
欢迎『chongqing』最新加入论坛
 
     
  您还没有登陆论坛,请登陆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项目信息论坛』>>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拟在建项目汇编』 | 本分论坛共59531贴 | 101923回复 | 分论坛版主: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680-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塘西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007/9/27 1:37:00)
楼主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加 入 日 期: 2007-06-27
截 止 日 期: 2007-06-29
工程登记编号hf2007381
工程名称合肥滨湖新区塘西河污水处理厂设计、施工工程
工程地点合肥市滨湖新区
建设单位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
投标资质要求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专业)或废水处理专项设计甲级和市政工程总承包二级及以上、施工项目经理二级及以上(允许联合体投标)
建设规模总投资约2000万,处理能力10000m3/d污水处理厂1座,分期建设,一期5000m3/d
发布时间 2007-6-27
详细信息介绍
1、 建筑规模:总投资约2000万,处理能力10000m3/d污水处理厂1座,分期建设,一期5000m3/d
2、 标段划分:无
3、 联系人:史晓侠 方莹莹
联系电话: 0551-2692108 传真:2692110
4、报名要求:携带法人单位介绍信、公司简介,报名同时购买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收费100元人民币)
5.报名地点: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合肥九狮桥街45号兴泰大厦三楼3016房间)现场报名,邮寄和传真概不接待。
6、报名时间:2007年6月27日至2007年6月29 日(8:30—11:30 15:00-17:00 )

(此帖子已被作者于2008-11-17 上午 12:52:26修改过)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四污水厂将消化多余污水(2008/2/16 1:20:00)
1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昨天下午,在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的合肥职教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开挖基坑。工人们告诉记者,这个坑将被建成地下污水处理池。自2007年12月3日开工以来,30多位工人在此施工,目前主要进行前期的基坑开挖工作。

据了解,合肥市日排放污水约75万吨,目前污水总处理的设计规模为56万吨/日,实际处理污水量约50.7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但仍有约24.3万吨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为了使这些污水能得到有效处理,合肥市已经拟定了一系列污水处理厂建设计划,职教城污水处理厂就是其中之一。另外,目前合肥在建的污水厂还有3座,分别是十五里河污水厂一期、望塘污水厂二期、塘西河小型污水厂。这4座加起来的处理规模共有17万吨/日。为了解决剩余污水的处理问题,合肥市在未来2~3年内将再建5座小型污水处理厂,从而大大降低排入巢湖的污水量。

为了“洁身自好”,在大量兴建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合肥市已计划在今年对四里河、二十埠河、板桥河进行改造,这3条河都与南淝河相连,最终通往巢湖。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胡旺云的回复(2008/4/28 10:02:00)
2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合肥市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南淝河,全力以赴,加快进度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4月27日讯)去年底,安徽省合肥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雨污管网改造,兴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对南淝河、十五里河沿线进行全面截污,力争三年后基本上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南淝河”。 这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大举措。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环境治理目标,市建设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治理经验。市建委、市排水管理办公室近期组织召开了两次专家座谈会,邀请在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水环境治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提高我市水环境质量,创建和谐人居环境,探讨交流、献计献策。组织有关规划、设计及工程技术人员先后赴上海、太原、南京等地学习苏州河、汾河、秦淮河治理经验。在广泛调研、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立足我市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立“沿河全程截污、超前建设污水管、治理投资多元化、大小污水厂并举、以大为主”的合肥特色水环境治理思路,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上不再让一滴污水流入南淝河。

今明两年,我市计划在南淝河及其支流、十五里河等市区河道两侧埋设污水管201公里,将原排向河道的污水全部截流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其中南淝河市区段(二环西路~当涂路桥,长17.3公里)需建截污管总长43公里,目前已建成30公里,在建13公里,年底完成。四里河(北二环~南淝河)需建截污管总长3.6公里,已开工建设,今年7月份完成。板桥河(张桥、双凤湖水库~北二环)需建截污管总长42公里已开工建设,明年上半年完成。二十埠河(铁路编组站、河东水库~南淝河)需建截污管总长58.4公里,计划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明年完成。十五里河(金寨路~巢湖)需建截污管总长41公里,计划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明年完成。塘西河需建截污管总长13公里,已开工建设,今年完成。

根据工程计划安排,到明年底,市区河道两侧污水管将全部埋设完成,提前一年实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南淝河的治理目标。

根据新修编的污水规划预测,到2010年,全市污水总量将达到100万吨/日左右。目前,我市已建成王小郢、望塘一期、朱砖井一期、经开区一期、蔡田铺一期等5座污水厂,污水处理总规模56万吨/日。在建望塘二期、十五里河2座大型污水厂和职教城、塘西河、科学城3座小型污水厂,总处理规模16.5万吨/日,计划明年上半年先后建成投入运行。为了使污水得到全部处理,今明两年,我市还将开工建设小仓房一期、经开区二期、科学城一期、蔡田铺一期续建等4座大型污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8万吨/日。至2010年,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00.5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

随着这些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继竣工,碧水穿城、和谐人居的生态合肥必将展现在合肥市民面前。

(来源:合肥晚报,作者:陶有忠,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8年4月27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08/7/17 0:11:00)
3


姓名: admin
发贴数:58561
回复数: 97448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10/26 22:5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政协领导来合肥市调研治理巢湖工作受到肯定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7月16日讯)7月9日,省政协副主席郑牧民一行来我市调研,对我市巢湖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市政协主席董昭礼主持在市政务中心举行的汇报会,副市长李红做了巢湖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情况汇报,市政协副主席王世清与会。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巢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全市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1.71亿吨。据了解,我市还将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增加治理投入,加快实施重点污水处理项目,禁止引进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提前建设好十五里河和滨湖新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

汇报会前,郑牧民一行先后到清溪路原垃圾填埋场、二里河泵站、塘西河污水处理厂等处考察了污水治理情况。

(来源:合肥晚报,作者:刘光熬,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7月16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胡旺云的回复(2008/8/13 10:45:00)
4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要建成“绿色新城”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8月13日讯)以“湖城共生”作为滨湖新区建设的首要目标,按照“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污染、不新增污染”的规划,滨湖新区突出生态环保,实施保护性开发,重点治理好水环境,旨在建设一个绿色新城。

水系治理

今年7月,滨湖新区出台塘西河治理方案。按照规划,从塘西河将划分为防护林带、滨湖城市天地、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中央公园、湿地公园5个景观带,河口建立泵闸枢纽,上游逐级提升水位,打造景观水系。同时,根据沿河周边结构功能划分的不同,选用“亲水平台”、“景石驳岸”、“亲水休闲”、“湿地”等不同断面结构形式,计划在河边设置一定数量的游船码头,开发水上游览项目。目前,滨湖新区启动区1.98公里河道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塘西河水岸雏形业已显露。

截污治污——

为实现污水零排放目标,滨湖新区自去年10月分两期开工建设日处理1万吨的塘西河小型污水处理厂。塘西河沿线3.2公里污水截流工程已完工,为确保新区建设范围内“不让一滴污水流进巢湖”奠定了基础。目前,该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竣工,开始试运行,日处理规模达5000吨。二期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调水补水——

早在去年8月,一项关于合肥市西南区特别是滨湖新区范围的“水源战略”规划就已亮相。根据该规划,未来每年将有8000万立方米的清洁水源流入合肥西南部。其中近期生态补水,计划引进大别山区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三大水库水源,分别补给合肥市十五里河、塘西河及其境内湖、库和湿地。

监控调度——

建立源水资源与再生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和控制系统,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水质的预测、预警及应急功能,控制水质,调蓄水量。据介绍,目前塘西河生态湿地研究已经委托上海环科院进行,有望使塘西河生态湿地建设通过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水生底栖动物、鱼类等的完整生态系统的构成,强化景观水体的自净功能。

生态重建——

在滨湖新区建设中,为了保护生态,建设者们按照不同功能布局,恢复重建区内的水面、湿地、植被,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在生态建设中还将恢复水流自净能力,形成内河、外湖为一体,防洪、景观、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来源:合肥晚报,作者:杜莉、洪玲、守君,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8月13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胡旺云的回复(2008/8/27 11:17:00)
5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塘西河污水处理厂建成“花房”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8月26日讯)本报4月25日曾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塘西河污水处理厂建起84只“生态桶”作过报道。目前,整个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试运行,生态桶上的近千株绿色植物显露生机,日处理规模达5000吨。据了解,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了世界先进的ETS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生态桶”内种植有美人蕉、春羽、龟背竹等经人工驯化根系发达的专属脱氮、除磷观赏类植物,以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经过净化处理过的水达到国家相关水质鉴定标准,一方面可以直接用于塘西河景观补水,另一方面可为滨湖新区道路清洗、植被灌溉提供用水。据悉,这项ETS生态污水处理技术今年成功运用于北京奥运工程中。

(来源:江淮晨报,作者:洪玲、马启兵,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8月26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胡旺云的回复(2008/9/7 22:43:00)
6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合肥市“水街”模样真“水灵” 整条街呈半月形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9月7日讯)以巨型福建土楼为核心建筑,沿塘西河岸设立多个徽派大院……昨天本报独家报道了滨湖新区准备打造徽派“水街”,随后“水街”的规划设计方案在当天的第三届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上闪亮登场,其5道治污防污的生态屏障更是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
  
按照设计方案,整条“水街”呈半月形,塘西河自西向南流过,沿岸设置了餐厅、旅馆、路边咖啡馆和旅游纪念品店等建筑(主要是徽派建筑风格)。“水街”中最核心的建筑是一个超大型的“福建土楼”,建成后可能会当作剧院、博物馆或者大型娱乐场所(暂定)。
  
整个方案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滨湖新区为“水街”设置的5道生态环保屏障:治理塘西河,将该河划分为防护林带、滨湖城市天地、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中央公园、湿地公园等5个景观带(目前塘西河1.98公里的河道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水岸边已铺上植被);建设日处理1万吨污水的塘西河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沿河建设3.2公里的污水截流工程,不让污水流入河道(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运转);引进大别山区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三大水库水源,分别补给十五里河、塘西河及其境内湖、库和湿地(计划中);与上海环科院合作,通过设置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水生底栖动物、鱼类等生态系统,让塘西河具有自净功能(实验中);此外根据地势和河流流向,设置一些瀑布、音乐喷泉和泵闸枢纽,并逐步恢复重建区内的水面、湿地、植被,努力打造最环保、最生态的“水街”。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网,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9月7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胡旺云的回复(2008/9/12 16:09:00)
7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生活污水已能自我消化,住宅区雨污水将循环利用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9月12日讯)“经过这种类似自然生态环境的处理方式,污水的化学含氧量可从200毫克/升下降到40毫克/升,达到了国家一类A级排放标准。”昨天上午,从塘西河污水处理厂总排放口舀起一杯清水之后,合肥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仰礼信处长不无自豪地说。污水处理厂建得像一座“花房”,84只“沸腾”的生态桶上鲜花盛开,一股股清泉正从排放口汩汩流向塘西河,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城湖共生的“生态滨湖”。

污水处理工艺国内领先

昨天上午,记者随合肥市人大庐州环保世纪行检查组从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出发,从中山路右拐向南驶过塘西河上的一座小桥,一栋绿色透明的低矮建筑物映入记者眼帘,它就是塘西河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处理厂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足以和奥运会中的污水处理项目相媲美。

走进污水处理厂,最引人注目的是84只大圆桶,大桶上种植有美人蕉、富贵竹等观赏植物,加上透明玻璃建造房顶,污水处理厂看起来更像一个“花房”。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圆桶叫做“生态桶”,根须茂盛的美人蕉等植物可吸收污水中的氮、磷等化学元素,透明房顶可加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据了解,塘西河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在全国几大城市有近7年的成功应用经验,目前滨湖新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已被引入塘西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滨湖新区建设,将结合“环保优先”的原则。为了不让新增污染源进入巢湖,塘西河污水处理厂只是近期开展的两个治污工程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建成区污水管网建设。

根据规划,滨湖新区内将建设两大污水处理厂,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以及滨湖新区南部污水处理厂,所有的污水进入两大污水厂处理,杜绝污水向河道排放,从而保证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塘西河、十五里河是经滨湖新区流入巢湖的两条河流,也是滨湖新区内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对象,塘西河综合治理工程将更多地营造极具亲水性的城市滨河景观带和河流生态廊道。

小区雨污水将循环利用

随着滨湖新区的不断发展壮大,污水处理已经成为滨湖新区治污的首要工作。据介绍,新区将选择部分住宅小区进行雨污水分类处理回用试点,根据目前的设想,塘西河流域内住宅区的初期雨水将被收集处理,作为景观用水,小区内部的污水将集中处理,作为生活杂用水回用。

“三分建七分管”,目前,滨湖新区正结合塘西河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营,着手落实专业的运营机构来建立起一个监控管理中心,这个中心将对塘西河全流域进行管理和调度。

(来源:新安晚报,作者:张梵晞、胡佩文,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9月12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胡旺云的回复(2008/11/12 16:48:00)
8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合肥市治污频出“奇招” 滨湖新区“在花园中建城”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1月11日讯)没有管道密布、臭味弥漫,只有鲜花绿叶、通透花房……来到位于滨湖新区的塘西河污水处理厂,不少人很是惊讶,甚至不相信这里是一个污水处理厂。

但在滨湖,这样的“绿色环保”随处可见,有关部门介绍,在滨湖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在花园中建城”一直是建设者们秉承的理念。

请来花草处理污水

2008年4月,合肥市滨湖新区塘西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完工并试运行,日处理污水5000吨。据了解,二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污水将达一万吨。这个污水处理厂,不仅“工作能力”不简单,“工作方法”还很特别——用鲜花、植物治污。

走进厂区内,就看见了一幅奇异景象:84个生态桶中,美人蕉、龟背竹枝繁叶茂,桶中需要处理的脏水成了这些植物的“营养大餐”。据介绍,这些种在生态桶内的植物都是净化污水的“高手”,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最后“把关员”。

污水处理厂的测试员告诉记者,桶内植物大多是经人工驯化根系发达的脱氮、脱磷类观赏植物,例如美人蕉、水竹、春芋、滴水观音等,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磷、氮有很强的吸附力。污水处理厂把处理后的中水作为塘西河的补给水源,亦可用于滨湖新区道路清洗、绿化灌溉。

今后,在滨湖新区还会陆续开建的两大污水处理厂——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和滨湖新区污水处理厂,也将全部使用“花房”模式。

河流治污成景观

塘西河是经滨湖新区流入巢湖的一条重要水系,全长约12公里,流域面积约50平方公里。据了解,为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滨湖新区通过实施“防洪排涝、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生态重建、监控调度”的组合治水策略,五管齐下,综合治理,目前1.98公里河道整治工程已经结束。

据介绍,在不久的将来,塘西河两岸将伴随流淌的河水,形成徽派水街、主题公园等旅游休闲的好处所。

“条条道路绿树相伴,处处建筑绿色围绕”,现在走在滨湖的各条道路间,已经看到绿树处处迎风摇曳的美丽景象。据介绍,在“在花园中建城”的绿化目标下,目前,滨湖新区的绿化面积已超过30%。预计2008年底,新区绿量将达210万平方米,绿化率突破40%。

(来源:江淮晨报,作者:洪玲 周文丽,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11月11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胡旺云的回复(2008/11/20 20:59:00)
9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合肥市43项工程治污巢湖 2010年水质明显好转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1月20日讯)国家调整宏观政策,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举措出台之后,备受关注的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也有望跟进提速。昨天,从市发改委获悉,年初上报国家发改委的《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明年一季度有望获批准。根据规划,今明两年内,合肥拟实施43项工程治理“巢湖水”。

据了解,这43项工程总投资153亿元。包括,通过实施龙泉山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沥液处理站扩容改建工程,减少污染物排放COD0.3万吨/年;通过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和提标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COD0.5万吨/年、总磷0.02万吨/年、总氮0.35万吨/年等。

对王小郢、朱砖井、经开区等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脱氮除磷改造。建设十五里河一期、望塘二期、小仓房等一批污水处理厂。沿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十五里河、塘西河等入巢湖支流河道两侧埋设截污管201公里,让市区河道不再受纳污水。

启动滨湖新区丙子万年埠巢湖岸线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利用巢湖底泥吹填湖岸边湿地。推进“引江济巢”工程,恢复巢湖的自然换水能力,让“湖水活起来,流域流起来”。

实施合肥市环巢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预计2010年,全市工业及城镇生活的COD排放量控制在3.21万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5464吨,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0.5%、5.6%。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市区主要几条直接流入巢湖的河道(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派河等)和南淝河支流(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等)水质达到Ⅴ类或优于Ⅴ类标准。

到2010年后,实现巢湖西半湖水质明显好转。到2020年完成治理巢湖西半湖任务,所有指标达到Ⅲ类标准。

(来源:合肥晚报,作者:藕海滨,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11月20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胡旺云的回复(2009/1/7 23:26:00)
10


姓名: 胡旺云
发贴数:1208
回复数: 5712
等级: 普通用户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8/4/7 9:13: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0/8/30 21:27: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加速崛起成合肥市发展重要特征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1月07日讯)市长吴存荣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08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厚积薄发、加速崛起已成为新时期合肥发展的重要特征。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30亿元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财政收入301.2亿元,增长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9亿元,增长57.8%;市国税组织收入143.5亿元,增长20.9%,地税组织收入99.1亿元,增长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5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分别增长15.8%和1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城镇登记失业率4.1%;人口出生率10.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6.5%。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均完成省控目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总体看,在极其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厚积薄发、加速崛起已成为新时期合肥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批超20亿元重大项目有突破性进展

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促增长、增后劲的关键举措,千方百计争项目、促投资,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年累计向国家和省申报项目339项,总投资872.6亿元。特别是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我们快速反应,上报项目125个。全年争取国债资金8.1亿元,是2007年的3.3倍。市“1346”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635亿元,增长35.7%,其中,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432亿元,增长一倍。

强化工业发展投入,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23亿元,增长56%。京东方六代线、熔安动力、大陆轮胎、合肥电厂6#机组等一批超20亿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美的冰洗工业园、格力产业基地一期、长虹工业园等建成投产。

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070亿元,实现增加值605亿元,增长25%;八大产业实现产值1430亿元,增长2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1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75户。

·新增贷款量占全省四成以上

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作用,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50条具体政策,重点扶持14个领域。加大金融工作力度,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当年新增贷款量占全省43.8%。

东亚银行、民生银行来肥设立分支机构。新开工大型商贸重点项目37个,现代物流基地、物流配送中心等加速推进。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全年举办广告节、家博会等各类会展120场。特色产品开发及宣传促销成效显着,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0亿元。

·一半以上乡镇开通公交车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向县域倾斜,城市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加快向县域延伸,一半以上乡镇开通公交车。

县域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三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百亿元,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4%。

·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

强化规划引领功能,编制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启动合淮同城化规划,完成37项专项规划。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全年完成大建设投资206.6亿元,新建、续建项目323个,建成道路218.8公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和形象进一步提升。

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合宁高铁正式运营,合武高铁建成通车,合蚌高铁及铁路南站搬迁建设启动;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及航道疏浚工程开工建设;105公里的外环高速全线贯通,“一环六射”高速路网正式形成;合六路等城市出入口道路建成通车,合店路一期工程等开工建设。

路桥建设向城市核心区拓展。全年新建、改建道路45条、桥梁48座。长江中路综合改造全面完成,安徽第一路面貌焕然一新;宿州北路、清溪东路、长江东大街、临泉路东段、紫云路等竣工或即将完工,主城区骨干路网由“十字形”转为“井字形”布局;北一环、二环改造工程顺利竣工。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着。南淝河流域河道全面实施截污,铺设管网560多公里;蔡田铺一期、塘西河一期、十五里河、职教城、科学城污水处理厂及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工程全部竣工。

完成道路绿化整治改造54条,实施大蜀山森林公园二期、逍遥津公园扩绿、三国遗址公园及蜀峰湾公园续建、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等工程,新增园林绿地1。1万亩,新建、续建公园30个。

44条道路景观整治及亮化工程同步实施。

·滨湖新区“城湖辉映”初步展现

“141”组团联动推进。滨湖三校二期投入使用,滨湖世纪城等大型生态居住区相继开工,巢湖沿岸生态治理工程及路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滨湖新区“城湖辉映”初步展现。

政务文化新区功能加速拓展,八中新校顺利开学,大剧院及生活、商业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老城区及城中村、危旧小区改造稳步实施,安纺一、三、四村及劳动村等改造工程即将完工。四大组团建设亮点纷呈,与主城区同步推进。

·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以合钢、国风、市属化工企业等12户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攻坚取得重大突破,208户企业实现转机建制,除公用事业企业外,市属国企改革基本结束,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国有资产转让重组成效显着,建总行增资扩股兴泰信托,中盐总公司重组搬迁市属化工企业。国资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国有企业经营目标责任制、领导人员聘任制等制度顺利实施。

在全国率先试行公务员跨部门交流轮岗,市直82个部门1632名公务员走上新岗位,交流轮岗面达到25。8%。

·实现招商引资782亿元

组建第五批招商小组537个,多层次、高密度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782亿元,增长36。8%;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9户,实际到位外资12亿美元,增长18。6%。高新、经开、新站三大开发区共引进资金近200亿元。

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亿美元,增长20%。

·28项民生工程惠及400万人

实施28项民生工程,全年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8.4亿元,惠及城乡居民400万人。

实施“零就业家庭”援助工程,坚持创业促进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8.9万人,超额完成1.9万人。

农村低保实现提标扩面,保障人数超过10万人。实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市级统筹,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惠及18.2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307.8万人次,新增60.8万人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数突破9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96%;18。3万人次享受城乡医疗救助。

做好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新开工蓝天公寓等廉租房项目6个、总面积近9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17万平方米。

继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免除53.5万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增加到77所。市区新建、续建中小学24所,改造农村学校D类危房3.6万平方米。职教基地建设快速推进,17所院校签约入驻,完成投资10亿元。举办首届技工节,年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5万人。

(来源:合肥晚报,作者:蒋勇,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01月07日)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着。南淝河流域河道全面实施截污,铺设管网560多公里;蔡田铺一期、塘西河一期、十五里河、职教城、科学城污水处理厂及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工程全部竣工。......

 
     
第1页   1  2  下一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快捷回复 (作者: )
标题
内容
图片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FLASH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普通板块 已锁定板块 普通帖 热门帖 置顶帖 精华帖 锁定帖 发新贴 查看精华帖 发布小字报
在线人数:人
您的IP地址是:216.73.216.168,操作系统是:ClaudeBot/1.0,浏览器类型:compat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