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模简报第 7 期 -------------------------------------------------------------------------------- 2007/05/10 东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 简 报 第 7 期 东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2月5日 本期导读: 我市隆重举行第二批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开工典礼 梁国英副市长在东莞市第二批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开工典礼上的讲话 东莞市第二批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简介 我市隆重举行第二批污水处理厂 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开工典礼 2007年1月17日上午,我市在厚街镇隆重举行第二批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开工典礼。市领导吕兢、梁国英、 陈文敏、朱伍坤等出席了庆典活动。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镇(街)镇长(主任)、分管领导、城建办主任、国土分局长、环保分局长,市环保局、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副科以上干部,有关专家、工程师,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共500多人参加了大会。 目前,我市正在建设36项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70多亿元,是我市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环保基础设施工程。根据《东莞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到2007年,分二批新建污水处理工程36项,全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51.4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8.9%(市区80%)。第一批污水处理工程已于去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这次开工建设的第二批污水处理工程包括麻涌、道滘、中堂、望洪等共有20项,日处理总规模为118.5万吨。其中,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共有18项。 副市长梁国英在大会上强调指出,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产业转型、占领发展先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建设东莞“碧水蓝天”的决心,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第二批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管工程全面开工,标志着东莞市污水处理工程进入到全面建设,并将取得成效的攻坚阶段。 在东莞市第二批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 管网工程开工典礼上的讲话 梁国英 (2007年1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二批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开工庆典,这是我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件大喜事,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实事!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对工程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典礼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污水处理工程是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形象的核心工程。近年来,中央、省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环保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省委张德江书记明确指示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环保工作要做到“三个一律”。 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建城、修路、整山、治水”的八字方针,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生态绿城为目标,全面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刘志庚书记在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动员大会上指出:东莞的发展重点,一是社会治安,二是环境治理,搞好这二项工作,东莞将是投资、创业的天堂。李毓全市长也曾明确指出:城市建设,环境第一,环境建设,治水为先。污水处理工程是治水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市正在实施的36项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70多亿元,是我市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提升城市形象、占领发展先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的决心,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根据《东莞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到2007年底,新建36项污水处理工程,全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51.4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8.9%(市区80%)。到2010年底,扩建26项污水处理工程,全市污水日处理规模达到374.5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87%(市区100%)。到2020年底,扩建34项污水处理工程,全市污水日处理规模达626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95%(市区100%)。为推进污水处理工程规划的全面实施,全市各有关部门、各镇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大量的扎实工作,围绕实施规划、产业服务、政策保障、融资机制、项目招标、技术支撑、工程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全面构建和健全相关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也为工程的全面建设以及持续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机制环境,推进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全市首批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管网工程于去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和施工规范要求,积极克服由于软土地基引起的地基下陷、道路开裂等种种困难,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掀起了建设高潮。据统计,首批管网工程现已平均完成总工程量的30%,大部分可按计划的进度完成,预计在今年6月建成。第二批管网工程于2006年9月完成招标,完成了施工合同签订、履约保函提交、交桩放线、技术交底等施工前准备工作,具备了全面开工建设的条件。我们今天举行典礼现场的厚街镇,一直来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对管网工程开工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在这里举行第二批管网工程开工庆典,推动全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再掀新高潮。 今天的动工仪式,标志着污水处理工程进入到全面建设,并将取得成效的攻坚阶段。这也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市有关部门、有关镇街的职责从规划组织阶段转入到统筹实施阶段。在此,我希望:各镇街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担负起工程建设的业主职责,加大领导、组织和统筹力度,协助施工单位妥善解决难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要加强协调沟通,全力支持,全方位加强监管,创造稳健、有序的管理机制;施工单位要全面履行合同承诺,确保投入,加快进度,坚决做到文明、安全施工,迅速掀起建设高潮;监理、设计、勘探等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推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确保工程如期、高质量地顺利完成。 最后,祝全市污水处理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值2007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东莞市第二批污水处理厂及配套 截污主干管网工程简介 【主体工程】全市第二批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共有20项,包括:麻涌、道滘、中堂、望洪、清溪厦坭、茶山、厚街沙塘、厚街涌口、虎门海岛、虎门宁洲、沙田福禄沙、大朗松山湖南部、常平东部、企石、凤岗雁田、长安新民、寮步、松山湖北部、万江、横沥东坑,日处理总规模为118.5万吨。主要采用处理工艺有CASS、CAST、A2/O、氧化沟、BAF、改良型SBR等。 第二批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于2005年9月正式启动,并于2005年12月底完成可研、环评、地质勘探等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1月5日,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上网发布招标报名公告,共有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71家联营体报名,报名标数136个。评标工作于2006年3月7日完成,共引入社会资金13.75亿元。招标结果按规定程序经过为期20日的公示。2006年4月向各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 7月完成合同签订工作。目前,各项目公司已基本完成初步设计编制工作,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计划于2007年2月全面开工建设,12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配套截污主干管工程】全市第二批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共有18项,包括:麻涌、道滘、中堂、望洪、清溪厦坭、茶山、厚街、虎门海岛、虎门宁洲、沙田福禄沙、大朗松山湖、常平东部、企石、凤岗雁田、长安新民、万江、寮步、横沥东坑。管网工程设计工作由来自全国的9家设计资质为甲级以上的设计单位承担,分别是武汉华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主干管网为远期规模一次性设计,日总纳污规模为248万吨。所选用的管材主要有:玻璃钢夹砂管、UPVC管、HDPE管、内衬PVC混凝土管及钢管,最大使用管径为DN2200mm,最小使用管径为DN200mm。施工方法主要有大开挖、支护开挖及顶管三种。 第二批截污主干管网工程招标前相关准备工作于2006年2月正式启动。3月完成了可研报告的编制、物探、排污口测量技术资料准备等工作。4月完成了地质勘探、排污口测量、初步设计的编制等工作,并完成了初步设计专家评审。5月中旬前完成了施工图、基坑支护方案编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东莞专家组对相关图纸进行预审,审图公司进行复审并出具审查报告后,交设计单位对相关图纸进行相应的修改工作;6月中旬至7月中旬完成了监理招标代理竞争性谈判、监理招标、施工招标代理政府采购等工作。8月完成工程招标清单及预算编制,并交市财政投资审核中心完成了最高限价审核。8月中旬按相关招标程序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上网进行公开招标,9月底,除万江、寮步、横沥东坑3项外,其余15项完成所有招投标工作。15项工程总中标价为217483.50万元,投资最大的是厚街项目(27948.66万元),投资最小的是凤岗雁田项目(2206.16万元)。主干管管线总长为386.34公里,最长为厚街项目51.784公里,最短为清溪厦坭项目6.56公里。 目前,履约保函提交及核准、施工合同签订、施工临时建筑搭建、交桩放线、技术交底等施工前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已具备了全面开展施工的条件。按计划将于2007年1月全面开工,2007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